首页 资讯 正文

我是护工,来自大通!

体育正文 133 0

我是护工,来自大通!

我是护工,来自大通!

大通护工张虎兰(zhānghǔlán)细致照顾病患。 学员在(zài)大通护工产业发展基地学习母婴(mǔyīng)照护课程。本报记者 陶然 摄本报记者 陶 然 5月29日,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张虎兰结实的肩背上,这位来自西宁市(xīníngshì)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40岁的护工动作轻柔而精准,熟练地为(wèi)患者翻身(fānshēn)拍背。 “张姐照顾(zhàogù)人太细致了,鼻饲管清洁得一尘不染,病人身上从来没有(méiyǒu)褥疮。”患者家属连连称赞,“朋友推荐的时候就说大通护工专业,果然名不虚传(míngbùxūchuán)!” 谁能想到,如今(rújīn)在病房里游刃有余的(de)张虎兰,曾是工地里的工人。“以前在工地上搬砖,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,一个月挣两三千元钱,风吹日晒不说,还得自己找活干。”回忆往昔,张虎兰一边(yībiān)整理床头柜(chuángtóuguì)上的护理用品,一边打开了话匣子。 “‘大通护工’劳务品牌培训正在招募学员,免费学习医疗护工知识,结业后直接派单上岗(shànggǎng)。”2024年3月,村里的(de)一条广播通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。抱着试试看(shìshìkàn)的心态,她报了名。 在大通护工产业发展基地,张虎兰第一次见到模拟医院病房的培训(péixùn)场景:标准化的护理(hùlǐ)床、康复锻炼器材、急救操作台一应俱全。“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海姆立克急救法,用(yòng)‘剪刀石头布’的口诀记动作要领,练到胳膊酸了才让停。”更让她惊喜的是,今年2月,她还被(bèi)选派到南京参加提升学习,在那边她见识了更先进(xiānjìn)的护理理念(lǐniàn),学会了用专业设备做康复训练,回来照顾病人更有底气了。 和张虎兰一样在(zài)培训中蜕变的,还有5月底即将结业的韩香山。 在大通护工产业发展基地的教室里,这位50岁(suì)的学员正(zhèng)专注地练习轮椅转换技巧。“我之前到处打零工,收入不稳定,听说这里培训完就(jiù)能去医院上班,月工资至少4000元,还有人专门派单,不用自己跑客户。”她擦(cā)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眼神里满是期待,“再过几天就上岗了,打算先(xiān)从一级护理干起,以后(yǐhòu)争取考个高级证书,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闯闯。” 大通冠卓护工(hùgōng)服务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的副总经理石晓旭在一旁指导学员护理要点(yàodiǎn),这位七年前还在包工程(gōngchéng)的创业者,如今已是大通护工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。他回忆:“七年前第一次接触医疗护理员这个职业,发现医院里护工缺口特别大,而且标准化服务的市场需求强烈。” 石晓旭翻开手机里的培训(péixùn)台账:“你看,去年我们联盟中的9家(jiā)企业一起搞标准化培训,政府给场地、给政策,现在单量比以前翻了倍,护工(hùgōng)分级护理,收费标准从每天260元提高到400元。” 谈及行业变化,石晓旭感慨:“以前小公司单打独斗,获客(huòkè)难、培训(péixùn)不系统,护工流动性也大。现在加入大通护工企业联盟,政府兜底(dōudǐ)解决品牌推广和输送问题,我们只需要把培训做好。就像张虎兰这样的学员,培训完(wán)直接被派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,忙的时候一个月能接五六个(wǔliùgè)单子,收入比以前翻了番。” 石晓旭指着墙上的“1+1+6+N”四级组织(zǔzhī)服务保障体系图介绍,目前(mùqián)大通县已建立1个就业(jiùyè)创业指导服务中心、1个产业发展基地、6个护工驿站,313名劳务(láowù)经纪人活跃在乡村一线,形成了“培训—就业—维权”的全链条服务。 大通县(dàtōngxiàn)就业服务局局长代国仓用一组数据介绍“大通护工(hùgōng)(hùgōng)”劳务品牌(pǐnpái):截至目前,大通籍护工从业人员已超过8000人,月均工资近4000元,占全省护工从业人员的60%以上。他说:“我们通过‘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学员(xuéyuán)受益’的模式,打造了‘培训—考证—就业—提升’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” 代国仓拿出一份《青海省“江源巧姑”大通护工服务(fúwù)(fúwù)总体要求》团体标准文本说:“这是全国首个护工领域团体标准,从护理流程到服务规范都做了明确规定,现在我们的护工去(qù)南京(nánjīng)、太原等地就业,凭借标准化服务赢得了口碑,北京(běijīng)‘天鹅到家’、江苏‘好苏嫂’都和我们合作。” 42岁的(de)周义兰,2023年参加培训后成为专业养老护理(hùlǐ)员,如今凭借腹透护理等高级技能,月收入稳定在(zài)5000元以上;护工薛顺梅,因在青海大学(qīnghǎidàxué)附属医院徒手接住呕吐患者污物,被院长点名表扬,成为行业服务标杆……在大通护工的队伍中,像张虎兰这样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每天(měitiān)都在发生,每名护工正是“大通护工”品牌“专业、细致(xìzhì)、可靠”的最佳注脚。 “以前大家觉得护工(hùgōng)就是‘伺候人’的活,现在大通护工穿统一的工作服,说话都透着自信。”代国仓说,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,基地(jīdì)正在成立运营管理服务公司,引入先进设备和(hé)新课程,并积极拓展省外市场,“我们计划到2025年底,让大通护工月均(yuèjūn)工资达到5000元,培育2家以上员工(yuángōng)制企业,还要建集培训、派单、维权于一体的综合(zōnghé)服务站,让这个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‘金招牌’。” 《青海日报(rìbào)》(2025年06月03日 第2版:省内要闻) 声明: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,均为青海日报原创(yuánchuàng)稿件,未经书面许可严禁(yánjìn)转载!
我是护工,来自大通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